刘友岚:《诗经召南驺虞》
408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诗经召南驺虞伊春市友好区第三中学 刘友岚
孙淑静:人间有味,最是文化(七年级)
368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人间有味,最是文化山东威海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孙淑静本课程是本人精心原创,以期运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还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希望这次对战胜疫情有所助益。本节课根据易经“无三不成礼”的说法和学习传统文化“三视理念”分为三大版块:第一大版块“以仰视之眼敬畏”引领学生从《道德经》《周易》《诗经》《论语》中了解中国“和文化”的源远流长。第二大版块“以平视之眼亲近”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三方面,在这最重要的版块里引领学生朗读我精心挑选的各种材料,也交流孩子们课前围绕这些方面搜集的资料,还讨论自己以前哪些方面做得不好。第三大版块“以俯视之眼践行”中,我用作家韩寒“我们听了无数好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引领学生拿起笔,认真书写自己以后打算如何去与自然、与人、与自己和谐。
郑荣芳:《一起出征》(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
20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一起出征 语文综合实践课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初中部 郑荣芳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突如其来的疫情,在2020年春节之际迅速蔓延。为此,武汉封城,全国中小学生延迟开学。这种形势下,如何引导孩子们居家自主学习,如何让他们懂得国之艰难,又如何引导他们明了自己肩头的责任与担当,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就有了这节语文综合学习实践课的设计初衷。
纪恩旎:《寒假小课堂之一代词君李煜的故事》(小学)
308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寒假小课堂之一代词君李煜的故事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纪恩旎 提起宋朝,就不得不提到宋词,宋词是宋朝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看看词坛巨匠——李煜与词的故事。他是才华横溢的词人,以梦为马,在诗酒年华里尽展一个词人的风流与潇洒。他还是一位指点江山的帝王,坐拥繁华,在庞大的王朝里尽享王者的权力。 让我们随着李煜的笔墨,重游这位“词帝”的人生轨迹,品味他的快意与哀愁吧!
王正升:《出征——歌词里的诗词和中华精神》
26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出征——歌词里的诗词和中华精神南山区园丁学校 王正升一曲《出征》,防疫战士的出征之曲,有《满江红》的热血,有《诗经》的温暖,有文天祥,有林则徐,有中华精神:华夏儿女在危急关头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王正升,高级教师,深圳市南山区园丁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深圳市优秀教师,曾执教中国教科院全国示范课,多次执教深圳市、南山区公开课,教育部“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二等奖,广东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程秀全:“史家绝唱”如何与“无韵离骚”联姻?
7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史家绝唱”如何与“无韵离骚”联姻?大余中学 程秀全鲁迅先生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赞许其为史学巨著,又称其为文学巨著。然而我们知道,历史要的是事实,不可以虚构,更不允许窜改;文学则是艺术,它凭件虚构与想象来塑造形象。那不可窜改虚构的历史事实如何与虚构想象的文学作品二者和谐统一的存在于《史记》中呢?本讲座讨论这个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质疑与探究精神,另一方面与学生一道探究想象艺术的特点。
程秀全:校本课程“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系列课程(七)
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校本课程“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系列课程(七)“中国人”“流毒无穷的聪明”——学会辩证全面、批判性地看问题大余中学 程秀全物质是基础。精神产生于物质。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包括现在,我们有时过份的重视精神而忽视物质这一基础性的东西。而实际情况是,我们表面重精神,而私底下是看重物质的,导致我们言行的不一致。本课重点挖掘物质的重要性,回归事物的根本,让我们重新认识物质的重要性,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提倡精神追求。有人说,肚子吃饱,痛苦能熬。我们经为,肚子吃饱,工作可靠。而读书,有时我们要从正面的论述中看到背后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这次讲座的重点之一——学会从背后看文章。
施媚:《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鉴赏
19 免费课程
100%好评
共1课时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鉴赏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施媚执教者依托学习的《迢迢牵牛星》和《庭中有奇树》选自于《古诗十九首》,扩充相关篇目,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十九首》的主题。
李娟:《浪淘沙》
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浪淘沙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李娟《浪淘沙》在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一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是一首凄苦的哀歌。从意象入手,抓住关键词,体会亡国之君在亡国之后的复杂情感。最后与《虞美人》比较,两首词同中有异的地方。 李娟,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四川省阆中中学校高中语文教师,高2018级语文备课组长,曾指导学生多次获得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世界华人中学生大赛国家级及省级大奖。2019年获得四川省教学大比武省级优课。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
孙博:青春盛唐青春李白
5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青春盛唐青春李白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 孙博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本节课以解读李白为线索,将李白的阅历、思想、创作风格融入其中。展现了大唐盛世之下,李白诗歌的特点。
蒋琪琪:泱泱华夏 孝情最深 —— 从《克己复礼》品读孝情传统
11 免费课程
88%好评
共1课时
泱泱华夏 孝情最深 —— 从《克己复礼》品读孝情传统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投醪河路105号稽山中学 蒋琪琪“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石。儒家学派开创者孔子更是将“孝”视为其思想核心“仁”的根本。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在为人处世的态度上,孔子表达了自己对“孝”的理解和重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面对微博热搜“北大博士后王永强出国失联二十年”事件,我们又该如何诠释现代社会的“孝”呢?
李靖怡:《读者意识助力公众演讲》
4 免费课程
100%好评
共1课时
《读者意识助力公众演讲》李靖怡视频描述: 《读者意识助力公众演讲》系列课程旨在用语文的思维训练演讲的语言表达,演讲素养。以写作中提到的读者意识引申到听众意识,再用量化的表格帮助学生有可行路径提高自己的演讲技能。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样一种读者意识是重要的,演讲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刚刚进入高一的他们正是学习这些技能的好时光。作者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语文方向硕士研究生。广东省第六届‘我的梦’演讲大赛省直赛区银奖获得者。华南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勷勤论坛”之5G学术沙龙演讲大赛获三等奖,华南师范大学第十二届“勷勤论坛”之学术三分钟演讲大赛获三等奖,华南师大附小非遗课程“南国粤剧”项目组成员并获优秀志愿者称号,担任广东广雅中学winter course课程讲师,所授课程评为最受学生喜爱课程TOP 10。第八届美丽中国梦想导师对接广东偏远地区课程设计组导师。北京日报雅歌公益基金公益直播课程讲师(在线观看人数达1600人次)。
张燕:传统文化中的士大夫精神
4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传统文化中的士大夫精神张燕视频描述: 司马光写作《训俭示康》一文,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列举了十二个事例。通过分析、比较文章事例,引导学生理清这些事例的内在联系,学习写作中材料的运用,思考事例背后的深刻内涵。尤其值得深思的是,这十二个人物的选择体现了司马光强烈的士大夫精神。文人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他们是风尚的引领者,是社会责任和使命更大的承担者。从社会风气的培育来看,统治阶级的率先垂范是节俭蔚然成风的关键因素。在今天看来,这种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作者简介: 张燕,上海市闵行区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区后备骨干,多次参与闵行区高三一模二模的命题和审题工作,有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李燚鑫:《奇妙的对联》
10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奇妙的对联》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 李燚鑫视频简介: 奇妙的对联,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增加文学修,提升艺术欣赏水平。作者简介: 李燚鑫:南外教育集团文华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深圳市骨干教师,南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区语文兼职教研员,深圳大学继续教育授课专家,南山区优秀教师。荣获广东省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徐舟:中华文化精神
2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中华文化精神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 徐舟视频描述:授课课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周易》“乾卦”解读中华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个性化课程)课例以《周易》“乾卦”中蕴含的人生智慧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揣摩总结“乾卦”中渗透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以“文化根源”追寻“文化精神”,以文化解读文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适当联系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学文本,高考试题,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从而使学生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努力践行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树立远大目标,实现人生理想。作者简介:徐舟,安徽省阜阳市人,出生于1982年7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被授予“阜阳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阜阳市名师”“阜阳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安徽阜阳师范大学新闻传媒系兼职教师,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兼职教师。多年从事高三语文的教学教研工作,先后培养多名清北等名校学子,教学教研成绩显著。执著于“教生活的语文,做本色的自我,悟生命的真谛”! 先后荣获阜阳市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优秀课例一等奖,第三届全国“文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四川省“课堂+互联网:新时代活力课堂探索与实践系列研讨活动”一等奖,全国真语文“双线统一”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学习贯彻“十九大” 中小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四川省优秀课例,“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与实践”优秀教育成果评审中荣获一等奖,陕西省第八届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第八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优秀课例一等奖。在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写作指导特等奖”,在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荣获“写作指导特等奖”,荣获第28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主持安徽省级重点课题《师范生微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培养研究》并顺利结题。在《语文教学通讯》、《教育科学与艺术》、《课外语文》、《语文月刊》、《教育周报•教育论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中国教师》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姚瑶:劝尽其妙,说成其理
0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劝尽其妙,说成其理长沙市雨花区南雅中学 姚瑶视频简介: 《劝尽其妙,说成其理——我是小小劝导员》是七年级语文口语交际的内容,本视频结合2020年防疫期间有市民不带口罩的事件来教授劝说的技巧,生动也深刻。作者简介: 姚瑶。面微圆,人不瘦。教书匠,事不苟。时而春风化雨,带领学生漫步诗词园地;时而怒目圆睁,浮现教室后门窗口。中学一级教师,彰任优秀教师。从教7年以来,近6年班主任,带2届毕业班。获湖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诗教湖湘”诗词讲解大赛省二等奖,长沙市特等奖;长沙市教科院、中语会作文微课一等奖;南雅共同体“同课异构”教学一等奖。参与省级课题“初中语文文言文序列化研究”和市级课题“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实践研究”。指导学生多次获得“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和语文能力竞赛的国家级、省级奖项。
语文报社
ICP备案号:晋ICP备110034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