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赛儿:《安塞腰鼓》(八下一单元)
104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安塞腰鼓》浙江兴宁中学 徐赛儿
张绪凤:《春光伴我语文行》(八下教材解读)
28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春光伴我语文行》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汉滨初级中学 张绪凤
杨霄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第六单元)
31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武城县实验中学 杨霄视频内容简介:本节课以学生问题贯穿始终。从作者的诗句导入,按照字正腔圆读诗、斟词酌句赏人、含英咀华悟意、妙笔生花写文、声情并茂诵诗等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后以茅屋形状的板书突出主旨。师生共读共品,深入文本,也走出文本。作者简介:杨霄云,教科室副主任,武城县教学能手、县优秀教师,曾荣获德州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优秀课例一等奖,教研成果获山东省一等奖,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喜欢朗诵和写作。
黄缨涵: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八下第二单元)
17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湖南省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黄缨涵视频描述:我所选择的是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课程之《倡导低碳生活》,人教版教参明确指出:“本次综合性学习选题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文学、文化色彩较弱。”那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体现对语言活动的坚持便是教师需要灵活去完成的。首先,我借助UMU互动学习平台的“考试”功能,创建了“自主学习任务单”。将微课(视频)和故事记录(文字加照片)同时浓缩在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中,学生可通过手机轻松扫码答题。前测题共两道,其一是“低碳生活”的微课,有助于孩子们对“概念性知识”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其二是“身边的低碳生活故事”素材搜集,训练了学生的观察与信息搜集能力,也为课堂上开展的小组分享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正式授课中,我充分利用了希沃白板的交互功能进行教学。课堂的主线是以“守护蓝色星球”贯穿始终。导入部分,用热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出流浪的垃圾正在毁灭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初步引起学生对低碳环保的重视。第一部分“蓝星之殇”中,我将学生参与的“守望母亲河”社会实践活动与保护湘江水污染结合起来,同时又融入描写湘江的古诗元素,积累的过程也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学生谈湘江活动的真实感受,既营造了情境,也能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的严峻性。在学生谈完感受后,我又及时补充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一步加强语文元素。湘江水污染只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一个方面,而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还包括生活垃圾、空气质量等多方面,所以接下来我借用希沃白板自带的“课堂活动”之“选词填空”功能来训练学生的“炼字”能力。学生在互动游戏的过程中,也便积累了相应动词的使用。以上停留在“为什么要践行低碳生活”的层面。第二部分是“蓝星之悦”,这又包含两个小部分,一是“低碳生活是什么”。在这一环节,我先回顾了两道前测题,第一题是概念的梳理,温习即过。第二题则是重要的课堂小组合作活动,同时也是“如何实践低碳生活”。经过了课前的观察与信息搜集,小组合作直接进行分享与表达阶段,这令课堂更为高效,同时训练了语文能力中的“表达与倾听”能力,而学生亲自参与或见证的“低碳生活故事”,更能激发共鸣。小组限时表达中借助希沃白板自带的计时器功能进行倒计时,让每个小组的讨论更具时间意识。随之,我分享了自己的低碳生活故事,并利用“废品站”到“再生资源回收站”这一名称的转变,向学生传达理念的转变。低碳生活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它更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精神层面)。在此处,我运用了希沃白板的“蒙层”功能,将“资源”二字设置蒙层,再现场擦除显示,重点更为突出,从而自然引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第三部分是“蓝星之愿”,紧承第二部分的个人“低碳生活”展开,即要让“低碳生活”传递给更多的社会大众,让其真正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此环节借助UMU的“讨论”功能开展小组活动,为“地球一小时”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设计用意是授课的次日正是“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具有真正的实践性,而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同时,“标语写作”又是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学生切实掌握一种写作能力,一定要为之提供支架。所以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一则标语的示范,带领学生回顾了标语写作的要点,此处运用了希沃白板的“思维导图”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框架,接着让他们实践运用,试着点评两则标语。完成搭桥工程后,便是学生的小组讨论创作标语阶段。随着标语纷纷上传至UMU互动平台,大屏幕上出现的“字云”将关键字智能提炼出来并浮动播放,给学生整体印象且重点突出。待小组创作完成,又利用UMU进行点赞,评选出学生心中的最佳标语,也能给用心创作的学生带来成就感。最后,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收束,照应“倡导低碳生活,守护蓝色星球”这一主题。作者简介:黄缨涵,湖南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现任教于湖南省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学校“慕课——翻转课堂”语文学科组组长,湖南师范大学示范课授课专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获得者。先后获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特等奖(担任主备人及执教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课件、微课大赛一等奖;湖南省教师学会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长沙市基础教育微课比赛一等奖;中国教研网全国微课大赛优秀奖。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
杨苏洲:《一滴水经过丽江》(八下第五单元)
17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一滴水经过丽江甘肃省庆阳环县樊家川镇九年制学校 杨苏洲视频内容:《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教学实录作者简介:杨苏洲,环县人,中共党员,一级教师,任教于环县樊家川镇九年制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热爱语文教学。县级优秀教师,语文教育名师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董一菲诗意语文公众号“学生园地”栏目编辑。平时负责学校公众号教育教学通讯的撰写,坚持自我教育叙事写作,文章散见一些教育公众号, 2019年8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发表教育随笔“聚诗情,话诗心”。获得十一届语文报杯教育教学论文大赛国家级特等奖。
张秀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第六单元)
14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乌鲁木齐市第108中学 张秀秀视频内容:本课出自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程设计采用分块教学(积累活动,诵读活动,概括活动和小结活动四个活动环节),主线贯穿(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为主线)的方式,指导学生学写点评批注和学会概括小结,提升诵读、概括、鉴赏能力,掌握点评批注、概括总结的语文学习方法,以点带面,提升素养。作者简介:中学语文二级教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于乌鲁木齐市第108中学任教。
吕静:《桃花源记》 (八下第三单元)
21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桃花源记》 民权县民族学校 吕静视频简介: 本视频为《桃花源记》微型课视频,11分钟的视频条理清晰地展示了学习要点,录制画面唯美,声音优美。作者简介: 吕静,中学高级教师,商丘市名师,省级优质课教师。
陈亚琴:《杂记体文言文写法异同探究》(八下第三单元)
11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杂记体文言文写法异同探究》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陈亚琴【视频描述】 视频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篇以“记”为题的文言文为授课内容,主要分析三篇文言文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点,使学生对“记”这种文能够有更深刻清晰的认识,感受“记”这种文体的演变和发展。【作者简介】 陈亚琴,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语文教师,盐城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东台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市级以上教学竞赛、论文评比和课题研究,均取得较好成绩。
李燚鑫:《桃花源记》(八下第三单元)
16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桃花源记》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 李燚鑫视频简介: 带领学生走进陶渊明给我们描绘的世外桃源,让学生真正了解陶渊明,了解为什么陶渊明勾勒出这样的世外桃源。作者简介: 李燚鑫:南外教育集团文华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深圳市骨干教师,南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区语文兼职教研员,深圳大学继续教育授课专家,南山区优秀教师。荣获广东省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王毅:《桃花源记》(八下第三单元)
7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桃花源记》南宁二中初中部 王毅视频描述: 一篇经典课文,如何才能上得扎实又让学生感兴趣?本课既注重文言字词的落实,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在文本的解读部分,选取一个让学生思考的点,将此文涉及到的能,力训练点关联起来,如“知人论世”,写作背景对解读的促进;如对桃源美景浸润式的翻译,用美好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及文章的裁剪、主题等,都通过这个点自然带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点带面,设计精巧。此外,对单元导读的关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都用心地编织到课程中。希望你也能因此而喜欢上这一课!作者简介: 王毅,高级教师,广西中学语文优秀教师,曾担任南宁市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南宁市学科带头人深蓝工程培养对象,“国培”授课专家,市“一师一优课”、“十九大特色课堂”、优质课评委,赛课9次获市级以上奖励,分别获全国一等奖,部级优课、区级优课、市级优课,市优质课、录像课一等奖。14篇论文获各级奖励,连续两年获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论文评比一等奖,7篇论文公开发。担任主编、副主编、编委先后参与编写和出版了48本教辅用书,参与了5个课题的研究。阅读推广志愿者,多次做推广阅读公益活动。喜欢语文,享受和学生一起寻觅学习语文的美好和快乐。
乔晓晓:《灯笼》(八下第一单元)
11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灯笼》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六中学 乔晓晓作者简介: 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视频简介: 本课围绕《灯笼》设计了两个目标:根据散文中“以小见大”的写法,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写“小”的;借助朗读及背景链接,能概括出作者面对国难时的真感情。本课程的设计以板块式教学为主,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音通话作为背景插入,拉近与作者的距离,真切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师生共读将文字发出的最强音推向高潮。
李沁鄂:《北冥有鱼》(八下第六单元)
11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北冥有鱼》乌鲁木齐第六十七中学 李沁鄂视频简介: 《北冥有鱼》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先秦散文。本节课以微课的形式,通过了解庄子,《庄子》,以及通读全文,掌握重点文言文词语含义,来体会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作者简介: 李沁鄂,中共党员,45岁,副高,乌鲁木齐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董泽天:《小石潭记》(八下第六单元)
17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小石潭记》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三实验中学 董泽天视频描述: 本视频通过超时空访谈栏目,以采访的的方式以作者的口吻叙述文章内容。作者简介: 董泽天,女,汉族,1990年12月出生于辽宁朝阳,2014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朝鲜语专业,本科学历,现工作于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三实验中学。自2017年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撰写的《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于2019年7月发表于《教育》期刊。
陈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八下第六单元)
6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深圳盐田区外国语学校 陈筑视频简介: 部编教材八下第六单元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作者简介: 陈筑,广东省优秀教师,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教师培训讲师,在《语言文字报》《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作文周刊》《帅作文》《教育家》等刊物上发表过小文章,辅导学生参加各级作文大赛获奖300余人次,辅导学生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习作500余篇,参与、主持多项省、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多次应邀到贵阳、桂林、汕尾、西宁、河源等地开设展示课、主题讲座。编写《当青春遇见风》《中学生课外阅读活页》《中考宝典·深圳卷》(2011版,2012版)等课外辅导书,2019年出版专著《语文有效教学研究》,获广东省教育成果一等奖。
李娜:古诗苑漫步(八下第三单元)
9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古诗苑漫步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 李娜作者简介: 李娜,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视频简介: 千百千年,灿若星河的诗歌把中国文坛照耀得分外明亮。诗人们用诗歌诉说的一个个故事,至今为人们传唱,在教学中,沿用了诗词大会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赵琴:与自然对话——“课外古诗词诵读”(八下第六单元)
9 免费课程
共2课时
与自然对话——“课外古诗词诵读”赵 琴视频简介: 与自然对话——部编版八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程简介: 本课为部编版教材(2017版)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学习《送友人》和《题破山寺后禅院》两首律诗。学习目标: 1.了解律诗的基本文体常识,借助诵读和课本资料整体感知诗意和情感。2.借助“与自然对话”的活动赏析诗歌,理解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从而把握诗歌丰富的情感内涵。课程概要: 1.文体常识:介绍律诗相关文体常识。2.诵读感知: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和情感。3.与自然对话:通过活动“自比诗人,与自然对话”分别对两首诗歌进行赏析,抓住意象,把握意境,进行情感体验。 4.小结:与自然对话!人生犹如一场修行,曲径通幽,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得内心的宁静!与自然对话!人生就是一番遇见,用至情的心灵,在物我的交流中找到精神的栖居! 课程新意: 1.将两首诗歌以课题“与自然对话”进行群文整合。2.用“自比诗人,与自然对话”的活动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进行情感体验。3.在赏析中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和交流,获取精神营养。作业设计: 结合抗疫照片“我们一起看过最美的夕阳”发挥想象,与自然对话,创作诗歌。教师简介: 赵琴,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中级语文教师。喜爱语文教学,喜爱阅读写作,时常会将教学实践和课程理论相结合进行思考和写作。多篇论文荣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奖励,在《新班主任》、《光谷教育新视界》等杂志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文章。
语文报社
ICP备案号:晋ICP备11003498号-1